现在徐盈直接建议让高凡出资收购沧海化肥厂手里掌握的沧化科贸的股权,把沧化科贸转化为一家高凡占股80%以上的民营公司,这就有些超出高逸平的心理预期了,他下意识地想到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徐盈道:“不瞒你说,这个思路,是经委的邱主任提出来的。”
“邱主任也知道小凡?”高逸平吃惊道。
“茂林省分管经济的干部,有几个不知道你家小凡的?”徐盈没好气地反问道。
“可是……”高逸平有些不知所措了。
邱主任是省经委的大主任,可以算是省领导了。这样一个大领导,亲自关注沧化科贸的事情,而且还提出让高凡来控股沧化科贸,这是一个什么节奏呢?
“中央提出,要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私营企业也是经济形式中的一种。兄弟省区都已经涌现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私营企业,茂林省在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
“邱主任提出,要鼓励茂林私营企业的发展,就需要树立几个榜样。沧化科贸是靠科技发展起来的,又是重要的创汇企业,具有很好的正面示范效应。
“所以,邱主任建议,让沧化科贸和沧海化肥厂彻底脱钩,使其成为一家完全独立的私营企业,拥有一部分劳动群众的股权也是可以的。”
徐盈说着事情的原委。
要说起来,今天如果高逸平不主动请徐盈吃饭,徐盈过几天只怕也要寻个名目请高逸平吃饭,一是要向他通报对化肥公司的安排,二就是要跟他谈沧化科贸的事情。
沧化科贸已经颇具规模,但身份上却是一家县级化肥厂的劳动服务公司。茂林省的官员出去开会,跟人介绍沧化科贸的成绩时,遇到这个身份上的问题总是有些尴尬的。
省经委曾经打算把沧化科贸直接收到自己名下,变成一家独立的省属企业。但了解到它的股权结构之后,经委方面就有了另外的想法,那就是索性强化它的私营属性,把它树立成茂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
时下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民营经济,各省都需要有这样几根标杆。茂林省倒也有几家规模比较大的私营企业,但都是搞一些低端加工工业的,说起来不太风光。如果把沧化科贸推出来,它身上的科技属性和外向型属性,都是非常时尚的,可以做的文章就非常多了。
“可是,这样一来,小凡不就成了资本家了吗?”高逸平有些担心地问道。
徐盈道:“老高,你的思想太僵化了吧?国家现在是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小凡不叫资本家,而是叫做企业家,这是非常光荣的。你放心,国家的政策是不可能再走回头路的。”
“这个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还真不敢做主。”
高逸平惶惶不安地说道。
徐盈笑道:“这简单,你回去和你的宝贝儿子商量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我相信,以他的眼界和胆魄,肯定会接受这个方案的。”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