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凡道。
“如果是去美国的话,限制倒是不多。”云中明道,“我们所这几年和美国的合作不少,很多同志都去过美国的。”
“原来如此。”高凡点点头,发现自己有些过虑了。
此时正值所谓的和平典范时期,中美两国军方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所以军工单位的科研人员出国限制并不多。
况且,这时候的美国正是如日中天的状态,是比较在乎面子的,轻易也干不出直接扣押对方科研人员的事情。如果换成40年后,别说邀请枫林所的人员访美,高凡自己去美国都要先评估一下风险,谁知道白房子里那个老头会临时整出啥妖蛾子来。
“你准备向美国的集成电路企业推销我们的光刻胶吗?”云中明问道。
高凡道:“今年下半年,在亚特兰大会召开一次全球的电子产品展,届时会有一些来自于全球的集成电路生产商前去参展,我觉得这是一个推销光刻胶的好机会。”
“你有多大把握?”
“不接触,怎么会知道呢?”
“你在北京查了半天资料,就光查到这样一条信息?”
“这怎么可能,我还查到了各家集成电路制造商的详细资料,包括它们的采购总监的生辰八字,到时候可以投其所好,对他们开展营销攻势。”
“你说的这些资料,能够事先提供一份给我们参考吗?”
“暂时不能。”
“为什么?”
“有些事情,事先泄露了就不灵了。”
“算你狠!”
云中明气乎乎地撂下了电话,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没办法,这就叫受制于人啊,但凡他自己有办法把光刻胶卖出去,也用不着被那个小屁孩子耍弄。
不过,这通电话也没有白打,他至少是知道了高凡对这件事的态度,那就是支持枫林所上马一套200吨的设备。
以云中明对高凡的了解,他敢于提出这样的建议,应当就是有足够把握的。
枫林所当然也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高凡一个人身上,事实上,科工委也是有一些渠道的,如果再加上高凡这个保险,则光刻胶这件事就可以做了。
年产200吨光刻胶,按照每吨20万的利润计算,一年就是足足4000万利润,即便再加上一些管理成本之类的,两到三年就能够收回全部投资,之后就是净赚。
美滴很!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