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微服私访的青登
秦津藩,大津,大津城,主堡(天守阁),某房间——
山南敬助和近藤勇相对而坐,房内除他们俩之外,再无旁人。
但见他们双双绷紧脸部线条,露出肃穆的表情。
“……不如从鸟羽多调点军力回来吧。”
近藤勇话音刚落,山南敬助便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
“不行,目前留守鸟羽的军力已然是最低限度,不可再抽兵。”
“否则,鸟羽的守备会过于空虚,恐会让‘南军’有可趁之机。”
他们眼下所商讨之事,正是“如何对抗英军”。
在成功夜袭敌营,顺利回到大津后,青登立即召开了一场军议,向诸将通报英军的种种。
诸将听罢后,皆作凝重状。
根据青登的讲述,英军的兵力不仅比他们事先预计的要多——足有至少三千人——而且战力也比传闻中的更加强大!
毫无疑问,这是他们遇见过的最为强大的军队。
毫无疑问,不日就要爆发的大津保卫战,将会无比惨烈!
虽然作为守城方的新选组,占有大津城这一绝佳地利,但是……该城终究只是一个半成品。
护城河、内墙等至关重要的设施都未完工,主堡(天守阁)不算防御设施,所以偌大的大津城内,真正可以一用的防御设施,就只有一堵孤立的外墙。
包括青登在内的诸将,都没有打守城战的经验。
自新选组建立以来,其战史就是一场接一场的进攻、追歼。
刚结束没多久的伏见保卫战,算是青登等人经历过的为数不多的防守战。
可该役不能跟接下来的大津保卫战相提并论。
前者乃巷战,后者则是正儿八经的守城战,需要死守每一面城墙,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无法共享战斗经验。
如何高效配置城墙上的兵力、如何活用棱堡的“无死角射击”的优势……以上种种,青登等人都是一窍不通。
此外,守城方还有一项不容忽视的劣势条件——先是在鸟羽伏见经历三日的血战,随后又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回大津,新选组和传习队的队士们都很疲累了。
至于会津军的将士们就更不用说了,从北近江一路仓皇退至大津,其状态更加糟糕。
城堡是残缺的,指挥官们是缺少守城经验的,兵士们是力倦神疲的……如此境况下,能否挡住三千英军的侵攻?
对于这一疑问,山南敬助等人穷尽乐观的心态,也没法说出积极的回答……
在汇报完英军的新情报后,青登并未就势开展“如何对抗英军”的探讨,而是直接宣布“散会”,然后就兀自回房休息了,随后便再也没有现身。
在这个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最高领袖不仅没有组织军议,反而闭门不出,当起了寓公……这着实是令山南敬助等人好生焦急。
既然青登久不露面,那么就只能自发组织军议了。
于是乎,就有了眼下这一幕——对当前战事倍感不安的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偷偷碰面,共议对策。
在经过简短的讨论后,他俩达成了一项共识——他们当前的死穴,便是兵力太少了。
如若能多添三千守军……哪怕只有一千守军也好,守城压力定将大减。
可问题来了——上哪儿找援兵?
新选组、会津军、传习队……京畿内还能调动的部队,全在大津了。
鸟羽的守军调不得。
尾张、仙台等藩的藩军……姑且不论赶不赶得上,就凭其孱弱至极的战斗力,来了也是帮倒忙。
所以,山南敬助和近藤勇讨论了半天,还是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依旧是“束手无策”的局面。
突然间,房外传来由远及近的急促足音。
不消片刻,一道上气不接下气,双肩剧烈起伏的身影映在纸拉门上。
“山南先生!是我,藤堂平助!你在里面吗?”
山南敬助挑了下眉:
“嗯,我在。我正与近藤先生商议战情。”
“近藤先生也在吗?那太好了!正好也问问你!请问你们有见到橘先生吗?”
闻听此问,山南敬助和近藤勇的脸色微变。
近藤勇抢先答道:
“在橘君回房休息后,我们就再没见过他。他怎么了吗?”
“橘先生失踪了!”
山南敬助/近藤勇:“什么?!”
二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惊叫。
下一刻,山南敬助一个箭步上前,拽开房门,满面震愕地与藤堂平助面对面。
“藤堂君,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藤堂平助用力咽了口唾沫,润湿双唇和喉咙后,随即言简意赅地快声解释。
山南敬助和近藤勇听罢,逐渐理清事情的原委。
率先发现青登失踪的人,是阿舞。
青登回房休息后就一直没出来,时间长得出奇。
身为青登的枕边人,阿舞可太清楚青登的恢复能力有多么惊人。
纵使疲乏已极,只要小睡个一、两时辰,就能完全恢复精力。
在困惑的驱使下,她直奔青登的房间。
“青登,你还在睡吗?”
静……
房内鸦雀无声。
没有收到青登的回应,阿舞心中已隐隐腾起不祥的预感,赶忙再问一声:
“青登,我要进来了噢?”
寂静……
房内还是没有任何声响。
阿舞不敢再磨蹭,赶忙拽开房门——然后,她就瞧见整洁的榻榻米、折迭得整整齐齐的被褥、敞开着的窗户。
本应在此的青登,消失不见。
阿舞三步并作两步地蹿至窗边,向下张望——当然找不到青登,只能发现窗檐上的些许脚印。
大津城的主堡约有30米高,青登房间高度在25米左右。
对普通人而言,这是一个望而生畏的可怕高度。
可对青登而言,这点高度只不过是如履平地。
他肯定是踩着各楼层的窗檐,一层接一层地下到地面。
看着已无青登身影的空荡房间,阿舞下意识地认定:青登要复刻三百年前的桶狭间合战!
所谓的“桶狭间合战”,乃是战国时代的一场著名战役。
永禄三年(1560),被誉为“东海道第一弓取”的今川义元兴兵上洛,其首要目标便是消灭尾张的织田家,扫清上洛的道路。
是时的织田家还是路边一条,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故织田家内部爆发激烈的争吵,“主战派”和“主和派”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