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至少有三个好处
听完高凡的叙述,郑立农有些怀疑地问道:
“我们的技术水平不亚于欧美和日本这一点,你能确定吗?”
“完全确定。”高凡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那为什么我们出口的稀土产品比不上欧美和日本呢?”郑立农问。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的稀土冶炼企业普遍规模小、装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而其根源,则是各级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和勇气。”高凡言之凿凿地说。
“你说的决心和勇气,要怎么理解呢?”郑立农追问道。
作为一名工业领域的老领导,郑立农对于高凡说的问题其实是有一些了解的,不过,他还是想听听高凡的解释,以便与自己的认知进行佐证。
高凡并不怯场,他说道:“以我国首创的串级萃取工艺为例,要想提高萃取的纯度,就要增加萃取的级数。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只要能够不断地增加萃取的级数,就能够获得更高的纯度。
“而萃取级数的增加,就意味着设备投资的增加。我前两天向徐教授请教过,他表示,如果想得到纯度达到4个9的重稀土,也就是4n级的重稀土,萃取级数要达到100级以上。
“每一级都需要一套装置,100级就是100套装置,投资可能会高达上亿元。要投入这么多的资金,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
郑立农评论道:“如果的确能够得到4n级的重稀土,上亿的投资也是值得的。稀土纯度从2n提升到4n,价格能够增长10倍。1个亿的投资,最多有两三年时间也就收回来了吧。”
高凡道:“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相信咱们能够量产4n级的重稀土,他们担心投入这么多的资金,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预期的技术指标,卖不上价钱,前期投资就白费了。”
“这样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啊。”
“但如果我们因为担心失败,就不敢去尝试,那么我们就永远也无法进入世界前列,只能跟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
“就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至少在大多数领域里,跟在别人背后亦步亦趋,可能是更明智的做法。”
“看来,您也认为只是在‘大多数领域’里应当这样做,在个别领域里是完全可以尝试一下的。”
郑立农笑了,他刚才的话,的确是留下了这么一个破绽,高凡居然就很敏锐地发现了。
要说起来,郑立农和高凡其实属于同一类人,那就是都有一股不信邪的精神。
二人的区别,在于郑立农是一位身居高位的领导,说话做事需要瞻前顾后,不能率性而为。而高凡身份没那么敏感,加之年龄小,做事孟浪一些也能得到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