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咱们还要给钱?”
“可以给钱啊。县里把矿山包给农民的时候收多少钱,咱们就交多少钱。然后这座山就归咱们了,不管采出多少稀土,都和县里无关,裴所长还担心亏本了不成?”
“咦,这倒是一个主意。”
裴恒学眼睛一亮。
对啊,咱们也可以包座山来采矿啊。
其实,这样的事情,所里已经有人做过了。
所里有些工程师,娶的是当地的老婆。稀土产业火起来之后,有些人的岳父、小舅子、连襟之类的,就会找上门来,约这些工程师和他们合伙包山头开矿。
工程师们是有公职的,当然不可能公开去当矿主,于是跟所里说只是去提供点技术指导啥的,到年终拿回来的所谓“技术指导费”分明是按分红标准算的。这种事,在所里也是公开的秘密了。
所领导们开会,聊起这些事,也有人提出来,说能不能以所里的名义去包一些山头。凭着泽研所的技术实力,别人一年赚10万,自己赚到20万以下都算是学艺不精。
这种提案,当然也就是说说而已。泽研所是事业单位,不能从事这种经营性业务,大家只能看着赚钱的机会流哈喇子,却没有办法。
刚才,大家谈到了搞实体的思路。如果能够把稀土室分离出来,改制成一个实体,那么包山头的事情就可以操作起来了。
包山头开矿,可比去给别人做技术指导要赚钱多了。采用科学的开采方法,一座矿山起码可以采10年。包上几座矿山,大家未来10年都可以躺着赚钱了。
至于说做新工艺的试验,那不就是顺手的事情吗?
“这件事,我来跟市里谈。咱们的出价可以比那些农民高出一倍,市里不可能拒绝咱们。”萧平说道。
高凡向萧平翘了个大拇指,说道:“萧所长英明。咱们要做的,就是把包矿山的价格哄抬起来,一直抬到用池浸法工艺就赚不到钱的程度。这样,就逼着那些矿主必须来向咱们学习原地浸出法了。”
裴恒学笑呵呵地说道:“咱们也正好把咱们包下来的矿山做成一个样板,要想学习,到咱们山上走一圈就行了。”
高凡道:“没错。这样一来,地方政府能够多收承包费,小矿主必须学习新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保护了环境。咱们验证了新工艺,还推广了新技术……”
宋兴康也被感染了,补充道:“对,咱们还赚了钱。”
萧平摇摇头:“小宋,你这话就不对了。咱们包矿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做试验,为国家做贡献,赚钱不赚钱的,我们是不在乎的。”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