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emsp;武三思的心思很明显。
emsp;emsp;就是想从这四百万石粮食中分一杯羹,拿走其中的至少两百万石充做军粮,所以希望他能在武则天面前替他说话。
emsp;emsp;武三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emsp;emsp;而且这事他本身也持赞成态度。
emsp;emsp;当下裴绍卿便问武三思道:“武总管,北境大军的军粮是不是还没有筹备?”
emsp;emsp;“已经筹备了一部分。”武三思背着武则天向裴绍卿竖了个大拇指,又道,“不过还有很大的缺口,至少还得两百万石。”
emsp;emsp;武则天皱眉道:“要这么多?”
emsp;emsp;“姑姑,侄儿已经是往少了算了。”
emsp;emsp;武三思这段时间跟右卫的一帮中郎将,见天往薛仁贵府邸跑,所以恶补了不少的军事常识,各种专业数据已经能够做到张口就来。
emsp;emsp;“北境原本就有裴大将军的十万大军。”
emsp;emsp;“再加上侄儿的五万大军,那就是十五万人。”
emsp;emsp;“其中三万为骑兵,也就是说有三万匹战马。”
emsp;emsp;“此外一火配六驮,所以有驮马至少九万匹。”
emsp;emsp;“每个士兵每天需2升米,每匹马需1斗粟。”
emsp;emsp;“所以大军一天便需消耗三千石米加一万两千石粟。”
emsp;emsp;“如此,一个月便需要至少45万石!两百万石也不过四个半月的储备,加上定襄道原有军粮也不过维持六个月而已。”
emsp;emsp;武则天微微颔首,对武三思的表现很是满意。
emsp;emsp;只不过一出口却还是质疑:“六个月难道还不足以扫平叛军?”
emsp;emsp;“不够。”武三思摇头说道,“薛老总管说了,东突厥的此次叛乱与以往不同。”
emsp;emsp;“因为这次的叛乱是由于天皇杀了已经投降的东突厥可汗伏念而引发的,所以东突厥的抵抗意志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emsp;emsp;“这就决定了此战将会旷日持久。”
emsp;emsp;“打个一年甚至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emsp;emsp;“所以我军必须提前储备足够的军粮。”
emsp;emsp;“以免关键时刻因为缺粮而误了大事。”
emsp;emsp;“其实薛老总管给侄儿的建议是储备至少四百万石。”
emsp;emsp;“这样至少可以确保十五万大军一年之内不会缺粮。
emsp;emsp;“胡说!”武则天怒道,“四百万石都给了北境大军,关中的饥民吃什么?难不成任由他们饿毙不成?”
emsp;emsp;“不敢。”武三思说道,“所以侄儿只想要两百万石。”
emsp;emsp;“两百万也不行,孤刚才说了,最多给你一百万石。”武则天哼声说道,“你有这时间在孤这里眲噪,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在短时间内平定叛乱吧。”
emsp;emsp;听到这,裴绍卿就基本上已经猜到武则天想要做什么。
emsp;emsp;很显然,武则天是想要留下至少三百万石粮食打压粮价。
emsp;emsp;因为粮价会在史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当政者来说是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