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共和国过渡时期政治架构设计》的颁布,如同一剂精准的舒缓剂,让原本激昂沸腾的民意逐渐平复下来。
人们知道了,“守护者”叶柔和叶眉并未离开,她们将以一种更崇高、更永恒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而日常的治理将由叶柔执政官领导的政府负责。这种安排既满足了民众对精神象征的需求,也为国家机器的专业化运转留下了空间。
在索国首都,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终身守护者”尊号授与仪式暨“东非共和国人民治理院”成立大会。仪式刻意避免了过于奢华的排场,却充满了象征意义。
叶柔和叶眉身着简洁的白色礼服,并肩站立在昔日王宫、如今更名为“共和国宫”的中央大厅。
当代表联盟各区域、各行业的治理院代表,将镌刻着东非地图与橄榄枝图案的“守护者”徽章呈递给她们时,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许多来自索国和马赛地区的代表眼含热泪,仿佛心中的擎天巨柱得到了正式的加冕,变得更加稳固。
叶柔随后以首任执政官的身份,向新成立的人民治理院发表了施政演说。
她强调,“守护者”体系是东非土地上的独特创造,它根植于历史,服务于未来。
“我们尊重过去但我们更面向未来。‘守护者’确保国家的稳定与延续,而人民治理院与执政官政府,则将致力于推动发展践行法治,让每一位公民的福祉得到切实提升。”
她公布了过渡时期政府的首要任务:
1.法律统一:加快制定并颁布《东非共和国基本法》(临时宪法),明确守护者、执政官、治理院三者的权责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原索马联盟及各新领土的法律法规,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
2.经济融合:全力推进easu在新领土的全面流通和信用巩固,加快连接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和能源网络,打破地域隔阂,形成统一市场。
3.安全巩固:继续清剿塔国残余势力和边境地区的恐怖分子,强化内部安全网络,确保发展环境的安全稳定。
4.教育普及:推行以国家认同、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义务教育体系,尤其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东非公民”意识。
大会选举产生了治理院的首任议长,由一位在原索国地区德高望重、且精通法律的老政治家担任,体现了对程序和专业的尊重。
仪式结束后,叶柔站在共和国宫的阳台上,望着广场上欢呼的人群,对身边的叶眉低语:
“现在,两个轮子算是勉强装上了。但能否平稳前行,还要看路况和驾驶技术。”
叶眉点头,目光深邃:“关键是动力不能偏。民众的爱戴是情感的动力,而制度与法律,才是理性的、持久的动力。我们必须确保后者尽快成长起来。”
人民治理院成立后的首要艰巨任务,便是审议《东非共和国基本法(草案)》。这份由叶柔主导、汇集了联盟内顶尖法律人才(包括部分投诚的前塔国法学家)草拟的文件,成为了各方势力博弈的焦点。
草案明确规定了“终身守护者”的地位和权限:
她们是国家统一和宪政秩序的象征,无权直接行政,但拥有法律颁布权(需执政官副署)、最高荣誉授予权、以及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时,根据执政官和治理院议长的联合请求,启动紧急状态的权力。
同时,守护者的人身安全神圣不可侵犯,其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
对于执政官,草案赋予其领导内阁、统帅武装力量(在守护者象征性的最高统帅权之下)、处理日常政务、对外缔结条约等实权。
但重大决策,如宣战、媾和、重大财政预算,需经人民治理院批准。
治理院则拥有立法权、预算审议权、对执政官及内阁的质询与监督权。
草案在治理院引发了激烈讨论。
以杨三为代表的军方背景代表,虽然拥护叶柔执政官的领导,但对某些条款表示担忧。
杨三在一次闭门会议上直言:“赋予治理院过多制约执政官的权力,尤其是在军事和预算上,是否会降低效率?”
“战时状态下的决策,容不得半点拖延!”他担心文官政府的过度掣肘会束缚军队的手脚。
而来自新领土的一些代表,特别是原塔国地区的知识分子和地方领袖,则试图争取更多的地方自治权。
他们提出,希望在基本法中明确列出“地方保留权力清单”,包括部分文化教育、地方税收、基层司法等事务的自主管理权。
“我们并非不认同统一的东非共和国,”一位来自瓦萨镇所在地区的长老代表阿卜杜勒诚恳地说:
“但各地情况迥异,一刀切的政策可能水土不服。给予地方一定的灵活性,更能有效治理,也能体现联盟当初承诺的尊重多元文化。”
还有代表对守护者的继承问题提出疑问。
草案回避了这一点,只注明叶柔、叶眉为首任终身守护者。这给未来留下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叶柔作为执政官,亲自参与了多次关键讨论。她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政治智慧。
对于军方的担忧,她承诺会在基本法细则和后续的《国家安全法》中,明确紧急状态和战时体制的特殊程序,保障军事行动的效率。
但同时强调,和平时期的军队必须服从民选政府的领导,这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原则。
对于地方自治的要求,她指示成立专门委员会,与地方代表协商制定《地方自治纲要》。
作为基本法的配套文件,明确央地权责划分,原则依然是“央地共治,集权为主,自治为辅”,但在文化、特定经济领域给予地方一定空间。
至于守护者继承问题,她以“时机尚未成熟,当前首要任务是巩固现有制度”为由,暂时搁置了讨论。
但暗示未来可能通过治理院特别程序或某种形式的共识机制解决,排除了简单的世袭可能。
经过数轮艰苦的辩论、修改和妥协,《东非共和国基本法》最终在人民治理院以高票通过。
当叶柔执政官和叶眉守护者共同签署颁布这部基本法时,标志着东非共和国终于有了一套初步的、虽不完美但至关重要的根本大法,为国家这艘巨轮套上了法治的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