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4章 番外(199)孤身为王50
虽然亲王早就打算在自己主持完投降善后工作、名声彻底臭不可闻之后,远遁美洲。但是他临时起意,决定把加里波第一起带往那里。
他当然知道加里波第对自己已经是恨意深重,如果到了天高皇帝远的美洲,对方真有可能对自己痛下杀手——可是他不在乎。
他只是想要保住这位声名鹊起的英雄,保存意大利未来通向独立和自由的火种,至于他个人的生死,他已经置之度外了。
加里波第之前就在美洲呆过好多年,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所以,只要自己把他带到美洲,他一定可以逃脱追捕,并且重整旗鼓,等待下一次的时机。
至于他自己到时候会怎么样,那就任由上帝安排吧,他已经无所谓了。
对于他的话,加里波第当然不会相信,还是在不停地痛骂他,不过亲王把真相说明之后,现在也懒得再和对方多说了,只是又对他郑重行礼,然后转身就离开了。
接下来,他会把加里波第以“候审”的名义继续扣押在这里,一方面是避免加里波第现身在罗马城中,继续鼓舞人们抵抗的士气,徒增伤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他,免得他被各处的明枪暗箭所伤——他给法国人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法国人肯定不会放过他。
所以,就让他在这里先等着吧,等自己把事情办完之后就把他一起带走。
在解决了加里波第的问题之后,吕西安亲王很快就开始了自己下一步计划。
随着城外防线被攻破、濒临崩溃的消息传开,罗马城内的恐慌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不光民众人心慌换,就连上层精英人士,抵抗意志也在逐渐涣散。
一开始,碍于保卫民族的“政治正确”,没有人敢于公开把投降说出口,但是到了现在这个绝望的情势下,原本的禁忌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纸空文,不断有人开始用试探性的、委婉的语气提出,是否要尝试跟法国人接触,争取一个好的和谈条件。
当然,所谓的“和谈”,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就是投降。
如果在几天前,敢于这么说的人一定会以叛国罪被送入法庭,但是在法国军队已经近在咫尺的绝境之下,所谓的法律,也不再有过去的威慑力了。
看到有人带头,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和谈”的声音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附和,渐渐地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风潮。
是时候该结束这一切了……很多人带着无比的悲痛、以及些许的解脱,说出了这句话。
一直都在观察政治风险的吕西安·波拿巴亲王,终于觉得时机已到,他不再伪装和隐忍,开始在议会当中公开发言,亮出自己的政治立场。
“诸位,眼下形势之严峻,已经不用我再多说。我们的防线在实质上已经崩溃,只是法国人目前还不知道,所以他们还没有立刻发动下一次攻势。但是,以他们充沛的物资条件,发动这样的攻势,必然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就在几天之后……我们能够在几天之内,筹集足够多的物资和军队,来弥补我们已经承受的损失吗?”
说到这里,他环视了一下周围的议员们,“这个问题生死攸关,我请诸位,秉承最无私、最客观的立场,来扪心自问然后做出回答,而不是空口说漂亮话。因为我们一旦不诚实地面对自己,就有可能让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死去,而那些人明明是我们发誓要保护的人——”
他的质问,在议事厅内回荡,而回应他的,却只有沉默。
没有人敢于站出来说,我们可以紧急动员,然后挫败法国人。
“我想,各位中的大多数,已经得出了和我一样的结论。”虽然众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亲王心里没有沾沾自喜,只有无尽的悲痛和失落。
因为,他实质上正在敲响共和国的丧钟,而这曾经是他寄予了无限希望的东西,他却要亲手打碎。
可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既然我们已经面对如此境地,那我们接下来就应该讨论,接下来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延续我们的共和国。我们既然被人民推选到了这里,那我们无论多么形势艰难都不能放弃,必须负责到底。”
回应他的又是一阵沉默,原本经常吵吵嚷嚷的议事厅,此刻却一直死寂,在场的所有人都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样,一片颓丧。
“都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要想什么延续?”沉默许久之后,一位议员小声开口了,“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屈辱地活着或者光荣的战死,愿意继续战斗的人去拿着枪和法国人拼到底,剩下的人自谋出路吧。”
他的话,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想要反驳,可是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
“要死很简单,一颗子弹的事情罢了。”亲王这时候又继续发言,“可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太过于重大,不允许我们一死了之。而且,我们要想想罗马城内的市民和难民,这几十万人,难道我们要裹挟着他们一起和法国人的炮弹血拼吗?这种无谓的牺牲,只会让罗马承受更多灾难而已,于事无补。”
在有其他人站出来指责自己之前,亲王用雄辩的声音,压过了全场,涛涛不绝地继续说了下去,“当然,我绝不是在贬损那些高贵的灵魂,愿意为民族为意大利祖国奋战到底的任何人,都是值得钦佩的。我只是认为,我们不能白白牺牲!所以我建议,罗马共和国政府和议会组织流亡,趁着法国人的包围圈还没有彻底完成,转移到罗马东北方的山区里面,然后在那里疏散和潜伏……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足够小心,我们能够保存这次革命的最后骨血,等待下一次的春天。”
“你是说弃城逃跑?”虽然他的话很委婉,但是马上就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潜台词,“这太屈辱了!”
“比起白白送命,保存自己难道不是更加明智的做法吗?”因为风向已经变了,所以亲王也不怕违反什么政治正确了,反而毫不客气地回怼对方,“如果我们在这里裹挟平民继续死战,让罗马陷入一片血海,那么下一次谁还会再响应我们?没错,我提议撤离确实有损荣誉,可是比起民族的未来,区区个人荣誉,又何足道哉呢?”
亲王理直气壮的反问,反而压制住了质疑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