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其实共和国已经有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
只不过此项法律针对的主要是身有公职的贪污犯而已。
普通人很少有人能触犯这样的罪名。
除此之外,这个年代,共和国也规定了公民在海外收入要依法纳税,以及个别高收入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
但问题是虽然有法可依,但想要落在实处却很难。
有关的监督机制欠缺,相关部门也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技术和手段。
以至于这些法规和条例完全形同虚设,有关部门根本没办法去贯彻执行,保障税款的缴纳。
实际上,对这个年代的共和国的公民来说,甚至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如果赚到了远超常人的收入,还需要为此缴纳个税。
人们思想意识里,也根本没把缴纳个税当成公民应尽义务。
即使知道了相关法规条令,也无不抱着“我凭劳动和本事挣来的钱,凭什么要缴税”的念头,置若罔闻。
因此即便是有人收入的确达到了应该缴税的标准,也没人主动认缴的,反而会认为去缴税的人才是傻瓜呢。
否则改革开放也那么多年了,国内经商的人里,或者出国捞金的人里,总会诞生出几个符合标准的高收入的代表。
有些人都已经开始仿照发达国家的精英群体,打高尔夫球,住别墅,坐豪车,办酒会,为自己营造一种上流社会的人设和生活了。
但怎么就没见他们主动缴纳个税呢?
还有国内演艺圈,有些大红大紫,极具商业价值的头部明星,出场费也已经开始突破万元大关了。
他们的灰色收入也很了不得,在国内绝对符合应缴个税的标准。
但为什么依然没人主动去做,反而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时不时就暴露出某些明星偷税漏税的丑闻呢?
其实说到底,根源就在于当代国内社会,人们普遍对于缴纳个税一事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
而且达到这个标准的群体毕竟人数太少了,政府还有无数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为少数几个人花费精力人力去抓这种事,根本得不偿失,这才给了那些先一步富起来的少数群体有隙可乘。
所以说,别看这次宁卫民归国,他弄了这么多钱回来。
但以当下的客观环境而论,他即使不缴相关的税费也没事,绝对不会有人主动登门来催收,更别说什么相应的惩罚了。
即使日后税务部门真的登门来询问他此事,他也可大以打装傻充愣,以不知道相关规定或者不懂得相关法律为由来搪塞。
甚至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人盯上他,故意为难他也不要紧。
毕竟他在海外拥有多家企业,只要把利润都挂在那些企业的名目下,本身就能通过合法的财务方式,来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照样不用交税。
只是话又说回来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和能力都有不同。
对别人来说,能靠钻这个空子不缴税或许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但对宁卫民而言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其中的原因很好理解。
首先宁卫民不是小商小贩,他是注定要做大买卖的。
他在国内给自己规划的事业版图庞大极了,远超这个年代所有人的想象。
尤其这次带着充沛的资金回国,他更是打算趁着国内经济还没发展起来的时候,抢占优质资源,整合自己国内事业,完成初步布局。
那么可想而知,哪怕从投资的合法性的角度出发,他也需要用缴税来证明这些资金的来路是光明正大的。
何况像他这注定会掌握不少头部资源,必定会成为国内商界传奇的大人物,日后要被人挖出曾经偷税漏税的事儿,那还像话嘛。
为了几个小钱儿,他完全没有啊。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是为了自己的企业声誉,还是个人名誉,宁卫民都是绝对不愿沾染偷税漏税嫌疑的。
其次,更勿论宁卫民本身也是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虽然他是个孤儿,但以华夏血脉为荣,仍然是他根深蒂固的本色。
别的不说,他去日本割韭菜为了什么啊?
肯定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暴富啊。
他同样希望能够用日本收获的财富反哺家乡,为尽早实现国富强民的远景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那么除了回国投资之外,缴税当然就是必要的实际行动之一。
否则他所谓的“爱国”不就成了光说不练的“口花花”了嘛,他骗鬼呢。
也因为宁卫民心怀一份责任与义务,所以一直以来,在主动缴税方面,他都堪称道德标兵。
实际上,早在他去日本创业的初期,他就已经开始主动缴纳个税了。
无论是他从坛宫饭庄拿到的奖金,从皮尔卡顿公司获取的收入,在他每次归国之后,都按照比例向京城地税局做了申报和缴纳。
后来,就连他把自己的奖金与东京坛宫分店所有的国内员工分享,也是预先扣留了足够税款,他才把其他的钱分发给大家的。
等到回京后,他仍然会代表大家去税务部门缴纳个税。
说实话,近年来,宁卫民在京城地税局代表所有人所缴纳的个税,累计起来至少也有小两百万的数额了。
以至于他逐渐都成了京城地税局的名人。
上到局长,下到科员,或许税务局里有没见过他的人,但绝对没有人不知道他名字。
许多人更把他屡次拒绝税务局想要对他登报表彰的事儿当成茶余饭后,没事儿最喜欢讨论一下的话题。
几乎每个人都好奇他怎么会这么大方,又这么清高。
别说拿钱不当回事了,居然就连荣誉都不稀罕,他图个什么呢?
所以说,这次归国,宁卫民仍然是必定要缴税的。
只是让他感到为难的,就是这次他可是带着二百亿日元回来的,钱真的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