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空中要塞,如同四颗巨大的金属行星,悬浮于高空之上。
林星海心念一动,全力催动异能。
“时间加速,开!”
无声无息间,一股玄奥无比的波动以他为中心,瞬间扩散开来,形成一个半径达一百公里的巨大无形领域。
将星盾、东海、北岳、昆仑四大基地,完整地笼罩在内。
异能之内,时间流速骤然改变。
四大基地,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原本需要十分钟,才能完成组装的大型工程机器人骨架,现在一分钟内便严丝合缝地对接完成。
原本需要数小时冷却成型的特种合金装甲板,在加速流淌的冷却液和定向能量场作用下,几十分钟内便达到了使用标准。
科研人员的数据分析、摹拟推演效率提升了十倍;流水线上的机械臂挥舞速度快得几乎带出了残影……
源源不断的重型机器被生产而出,然后通过传送阵,送往全球各地。
……
在全球各处的废墟之上,重建工作正以超高的效率展开。
被魔气侵蚀、布满弹坑和裂痕的残破大楼前,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正张开它们圆形的、布满高强度合金齿盘的巨口,牢牢吸附在建筑墙体上。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与漫天飞扬的尘土,坚固的混凝土和扭曲的钢筋,如同饼干般被轻易嚼碎、吞噬。
这些建筑垃圾在工程机械内部被瞬间粉碎、分拣,有用的金属被熔炼提纯,无法利用的废料则被压缩成致密的方块,由运输无人机运走。
清理出的空地上,另一种名为“重建号”的巨型3D打印建造平台已经就位。
它的底部伸出上百根灵活的机械臂,臂端的喷口同时喷射出特制的速干纳米混凝土与强化纤维。
机械臂如同拥有生命的织梭,在空中精准而快速地来回舞动,伴随着“滋滋”的打印声,建筑的地基、承重柱、墙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层层“生长”起来。
打印过程中,预先设计好的能源线路、管道系统、信息接口被同步嵌入墙体内部。
而在半空中,大量的“浮游构造单元”如同忙碌的工蜂。
这些边长约一米的标准化金属方块,内部集成了基本的建筑功能模块。
它们在中央智能的调度下,如同拥有自我意识般,飞向建造中的大楼,精准地嵌入“重建号”预留的卡槽中。
有的单元是能源核心,有的单元是水循环模块,有的单元内部已经预装好了生活设施。
一栋百米高的大楼,其主体结构和内部模块化安装,在“重建号”和“浮游构造单元”的协同作业下,竟然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初步完成骨架封顶和内部分区!
更远处,负责铺设道路和能量传输管网的“大地抚平号”重型工程车,如同移动的工厂。
它所过之处,坑洼的地面被强力压实、平整,随后多层复合材料被依次铺设、融合,形成宽阔而坚固的道路。
同时,粗大的能量管道被从车尾吐出,自动埋入预设的地下管廊之中。